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五抓五重五提升”当好地采开路先锋 > 内容详情

“五抓五重五提升”当好地采开路先锋

发布时间:2024-09-03 17:27:40

作者:文/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杏山铁矿开拓作业区

阅读次数:16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以下简称“首钢矿业公司”)是首钢集团的主要原料生产基地,1959年建矿,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发展成以地下采矿、矿石运输、建材生产与建材发运四大产业为主,集生产、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国有特大型现代化矿山企业。杏山铁矿隶属于首钢矿业公司,2011年7月投产,是首钢第一座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大型铁矿山,被确立为全国首批“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项目示范企业,荣获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第七、八届冶金矿山“十佳厂矿”,“河北绿色矿山”等称号。

实施背景

首钢矿业公司1959年建矿,经过60余年的生产,地采作为新趋势,杏山铁矿作为矿业公司的地采练兵场、肩负地采工艺优化革新、人才培养输出的重要使命。当前,面临资源接替的关键时刻,需要“地采开路先锋”精神融入到车间文化中。

车间文化精神是班组成员共同认可的优良传统、价值观念、道德模范和生活态度,是车间文化的核心。杏山铁矿开拓作业区将“地采先锋”的地采文化精神融入到职工日常工作生产中,打造一支“攻坚争先、勇站排头”作风优良的队伍。

“地采”指地下开采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先锋”指冲锋在前,一指所负责工序为地采生产的第一道工序,二是在各项工作中勇争一流的信心。

创建目标:攻坚争先、勇站排头

文化理念:安全、质量、效益、创新文化内涵:

思想引领,筑牢基石:开拓作业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筑牢支部堡垒。

学习创新,超越自我: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创新,不断提升支部学习力、创新力。

遵章守制,高效执行:严格管理,执行有力,打造一支纪律严、作风硬的职工队伍。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把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造和谐环境。

主要做法

(一)抓思想,重实战练兵,提升攻坚能力

开拓作业区担负着地采的第一道生产工序,多年来,始终奋战在地采的最前线。在十余年的磨砺中,这支地采先锋锤炼了顽强的奋斗意志和强大的战斗力。特别是骨干队伍,都是在艰苦环境和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出来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繁重的工作中,个别职工甚至是骨干人员不同程度出现了懈怠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思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开拓作业区认真研判出现松懈思想的深层次原因,认识到队伍当中缺乏的是反复冲锋的韧劲。开拓作业区迅速采取行动,一是严肃组织生活,重修党性信仰,首先让骨干冲的上、立得住;二是多样化开展教育活动,通过重温作业区的奋斗历程、老同志讲建矿往事、观看红色电影等系列活动,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赓续开拓作业区凡事冲锋在前的传统。如在杏山铁矿安全六大系统升级的重点工作中,针对工期紧、坡道施工难度大等多重困难,开拓作业区统一思想,班子带队、骨干牵头,以运转班和修理班为主体,24小时换人不停工,历时2个月高标准完成了主斜坡道10公里长,7000组4万个横平竖直、间距统一的挂钩施工任务,为整体工期抢出一个月的时间。开拓作业区要求领导及骨干“平常的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及关头豁得出来”,只要作业区的急难险重工作,必是领导亲临一线指挥。

(二)抓安全,重宽严相济,提升安全共识

安全职责向下传导,安全不是领导干部口中的安全,而是全体职工的安全,要让职工懂安全,会安全,能安全,同时强化安全闭环管理,从作业区督促班组安全职责落实。

2023年以来,面对高频度的安全检查,作为地采的前沿阵地,我们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重大隐患评判标准》等法规文件,让大家知道安全的标准,明确安全怎么落实。另一方面,组织班组职工以身边人的故事为原型,拍摄《痴迷游戏酿成的惨剧》、《触电警示教育》等多部安全警示教育视频,让职工做主角,设身处地感受违规作业带来的严重后果,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注重闭环安全管理,定期组织班组长以及骨干召开安全生产会议,详细分析各个阶段现场有哪些安全问题,是否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职责,如何制定安全整改措施,如何保证现场落实等等。一年来,有效排查现场安全隐患340项,完成本质化安全项目7项,提高了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开拓作业区为推进安全管理,强化安全培训。坚持三个一(一周一培训,一周一例会,一日一自检)安全机制,从思想源头抓安全。通过“讲授式”“演练式”“实操式”等不同的方式,开展培训、练兵和排查,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术传授、安全监督管理。一是邀请安全专业人员讲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分析当前安全形势,提升安全意识。二是针对季节气候、运行环境等作业特点组织开展应急事故演练活动。三是针对重点事项,组织抽查。开拓作业区为提高培训效果,对自救器的使用,采用每班一抽的模式,让岗位现场演示,保证自救器的安全使用。

(三)抓创新,重效果转化,提升管理水平

作为基层生产单位,创新课题都是来自于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抓好班组创新就能做好作业区创新。一年来,我们采取课题任务分包的方式,责任到班组、任务到人。如爆破班赵佳祥牵头实施超深掏槽+孔底加强抛掷+双螺旋掏槽联合设计方案,分阶段掏槽爆破继续在硬矿石点位试验,综合爆破循环进尺提高了7.5%。陈庆运通过反复组织试验,在现场成功推广纤维混凝土代替锚杆支护,短锚杆代替长锚杆支护的新型支护方式,通过持续不断有针对性的优化支护方式,年累计节约支护成本约50余万元。以作业区为主体实施的《掘进爆破全断面自动化装药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技术课题分别获得首钢科学技术三等奖,爆破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开拓作业区注重向现场要课题,班组出课题。掘进装药台车使用以来,现场使用存在的不方便、不安全的问题,都通过一线职工的小改小革得到解决。掘进装药台车吊篮空间仅有0.85*0.65*1.2m,将火工品放到吊篮内后,爆破人员需要弯腰拾起****雷管来使用,即不便于操作,更存在火工品安全距离不够、甚至造成混放等安全问题。针对此问题,赵佳祥提出在吊篮两侧分别安装一个防静电材质吊桶,用于分别存放****和雷管,这样不仅有效解决了火工品存放的安全问题,也更便于爆破人员取用,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为冲洗掘进装药台车输料管内残存基质,台车随车配备水箱,且需五天加一次水,加水时人员需要到距离地面高度2.5米左右的水箱上操作,存在高处坠落的风险。针对此操作方式,李文英发散思维,在水箱下部出水管位置加装一个三通,现在人员只需要在车下即可完成加水工作,避免了登高作业的安全风险。掘进装药台车随车电缆插头存放在卷盘内,没有固定装置,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插头任意磕碰,严重影响插头使用效果,不仅存在用电隐患,更降低插头使用寿命。李文英、张硕提出在卷盘侧面安装插头插座,用于固定随车电缆插头,有效避免了磕碰问题,杜绝了安全隐患。输药管使用的是钢制内置漏斗状混合枪头,其漏斗孔径小使基质与敏化液混合效果好,但通过性差,很容易发生堵管问题,而堵管后需要将8米长的输药管整个疏通,疏通起来费时又费力。针对此问题,开拓区爆破班积极与厂家探讨优化输药管枪头,决定对输药管枪头进行改造,网上采购了丝锥和螺旋混合器,将螺旋混合器固定在输药管内部,使漏斗枪头形成了内置螺旋形混合器。通过基质发泡实验,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输药管压力也能满足正常装药使用,从而有效解决了前期堵管问题,提高了输药效率。

(四)抓队伍,重提素练兵,提升综合素质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后劲”,作业区的工作重心为一线技能人员的培养。在连续夺得两届全国冶金矿山行业金属矿井下开掘工组冠亚军的基础上,开拓作业区筛选重点人,参加第三届全国冶金矿山行业职业技能竞赛,3人获得“全国冶金矿山行业技术能手”。1人获得矿业创新先锋称号,1人获得首钢集团创新先锋称号。通过参加各类技能比赛,让大家认识到在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在作业区掀起了争当技能尖兵的热潮。此外,开拓作业区以班组技能双达标为评比手段,积极组织职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一年时间就有2人升级为技师,5人取得高级工技能证。近2年开拓作业区陆续向马城铁矿输出50多人次,近90%的人员从事重要岗位。人员虽然划转,但开拓作业区持续给予关怀关注,在新岗位遇到困难时,积极协助做好帮扶指导,让他们更好适应新的岗位要求。

(五)抓服务,重人文关怀,提升和谐氛围

开拓作业区劳动强度大,为最大限度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开拓作业区安排骨干结对子,“早看脸色、午看饭量”,时刻关注职工的精神状态。针对井下潮湿的特点,建立“晾靴间”,引进烘干设备,让职工心里暖。针对井下就餐的实际,修缮升级井下就餐点,最大限度改善就餐环境,将破旧的餐桌、餐椅更换为结实耐用的不锈钢桌椅,并在餐桌上贴上了暖心桌布,同时对临时就餐点进行了装饰,布置了仿生花等点缀,让劳累的职工进入就餐点犹如回到家中一样温馨,情绪得到适度的放松,辅助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此外,开拓作业区积极协调社会资源,一年来先后帮助20多名职工及家属解决就医难题,努力做到让职工“心不凉、脑不热”,让四季恒温的井下“巷道”成为职工的暖心港湾,有效促进职工队伍安全稳定。

取得效果

生产经营稳步提升。开拓作业区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融入日常生产经营,达到深度融合,2023年完成掘进米道4430米,循环进尺完成3.13米/炮,锚索支护完成122米,创历史新高。

攻坚克难显成效。通过现场要课题,2023年攻克了深孔掘进爆破进尺少的难题,确定超深掏槽+孔底加强抛掷+双螺旋掏槽联合设计方案,进一步推广应用实验并固化,分阶分段掏槽爆破继续在硬矿石点位实验。实验并推广了纤维混凝土代替锚杆支护,短锚杆代替长锚杆支护的新型支护方式。锚索施工中的空区施工难、效率低的问题也得到解决。2023年穿脉精准爆破,完成了-330米进路与穿脉贯通3处,解决了通风、出渣效率低的难题。

通过强化技能取证组织,开拓乙班、开拓修理班的技能结构标准化达标班组测评中能够主技能高技能人员(高级工及以上)比例超过60%、熟练操作技能人员比例(80%及以上)超过80%,技师持证5人,聘任技师3人,首席技师3人。

Copyright © 2024 ihwr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电话:010-62978088    客服中心:0736-2970608转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    京ICP备17048175号-2